讲师之路能走多远?有多少关口要过?有没有规律可寻?相信作为职业讲师或者内训师的你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尤其对以讲师为职业的伙伴,遇到的问题会更多。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讲师必然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内容阶段。即讲师所掌握本企业、行业和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术语和技能。这是很多培训师和内训师停留的阶段,以为把嘴上知道的东西讲出来就可以了吗?错,这仅仅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技巧阶段。即讲师在课堂上运用互动授课技巧,让课程内容引人入胜,引导学员学习,达成预定效果。比如提问、分享、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运用到课程中去。如果你不会有“策略”地去“折腾”学员,就会被学员折磨,训后反馈必定不好。
第三个阶段,复盘阶段。即讲师能将课程进行拆解,重新组合。目的将每次课堂能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我们小时候玩过搭积木,用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积木,组合成不同样式的建筑。一个课程有多少模块,一个模块有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有多少技巧。好比财务做账,对里面的数字必须了如指掌。
第四个阶段,思想阶段。即讲师对本行业提出新颖的观点、方法和和模型。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曾仕强,他是属于思想阶段的一位大家,说白了他真正什么吸引你?是他的思想在吸引你。那思想可能花一定的时间来沉淀,你有的别人没有的就叫见地阶段。见地多了就变成思想了。要去提炼你的内容,并且每一次授课的时候,都能够去总结提升,把你的内容不断的深化,提炼出有你独特的一些观点、观念和方法,让学员有一种叫醍醐灌顶的感觉和感受。
所以,在提炼内容阶段的时候,讲师所讲的内容不一定能够真的吸引到学员。当讲师提升到技巧阶段的时候,学员至少能够做到一点叫开心。而讲师到见地阶段的时候,能够做得到让学员开眼和开窍,讲师这个时候在讲台上就已经有魅力、有光环了,真正成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讲师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