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有一位老师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凡是你告诉她一件事,她都要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一个侦探式的问题:不关注信息的内容,而关注信息的传播路径。很大程度上,这个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一些头脑中的自以为是。
“到处都在说啊。”
“可你是怎么知道的?”她像偏执狂那样锲而不舍。
“我看到的。”
“从哪里看到的?”
“我从朋友圈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的。”
被这个老师虐了很多次之后,我慢慢开始改变自己的认识习惯——
我会提醒自己,“澳大利亚人污蔑孙杨用兴奋剂”,这未必是事实。
事实是“我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上写着澳大利亚人污蔑孙杨”。
这个习惯很有好处,因为后面这句话我怎么说都不会出错,这是我亲眼确认过的。前面这句话则有可能被打脸——现在新闻翻盘翻得特别快,更要时刻记住这一点。
进一步地,我还会问自己:“你如何确认这上面的东西是真的?”在你决定相信什么东西的时候,你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
我问过很多人,很多人觉得多此一问,“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转,那么多人都看过了,怎么可能不是真的”?但是进一步地研究这个过程,他会发现:“我是看到朋友圈里 10 个以上的人转载这篇文章,看到它的阅读量 10万+,5000 人点赞……所以我决定相信它说的东西是真的。”——通过这种思考,你就可以看到自己做出全知视角的判断时,会遵循怎样一套规则。
虽然,这仍然不能保证你相信的内容一定是真的,但可以帮助你增加一些自我了解。
2
———
一位母亲向我寻求建议:孩子最近学习压力很大,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问:“您怎么知道他压力很大的?”
她瞪大了眼睛:“我就是知道!”
问得急了,她就说:“我是他亲妈!我不知道谁知道?”
我后来想,也许她觉得,我问“你怎么知道”是怀疑她的判断有误,因此需要用“我就是知道”来维护“压力很大”的准确性。但我并不怀疑(确切地说,是并不在乎)这句话本身准确与否。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孩子对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个“压力很大”的概念,是如何被家长接收到的?
孩子亲口对妈妈说压力很大、老师向家长透露孩子压力很大、孩子最近脸上起很多小包、某门学科成绩起伏大……这些都有可能让妈妈得出“孩子压力很大”的判断,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具体情况,就可以用具体的方式去处理。
当然了,处理起来也会有麻烦,但是对这些具体麻烦的讨论,和对“压力很大”这一抽象概念的讨论,在难度上不可同日而语。
我把前者称为人的难题。“孩子亲口对我说他压力大,我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常常讨论的,针对具体情境的反应困难。
而“孩子压力很大,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我把它叫做上帝的难题。它是抽象层面的困扰,它与现实中,真正的人际互动并不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