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假如现在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片荷叶。我们现在假定这片荷叶每天的繁殖速度是增加1倍,也就是今天是1片,明天就是2片,后天就是4片,然后是8片、16片、32片,以次类推。现在再假定30天,这片荷叶可以把整个池塘布满,功成名就了。那么请问第29天,这片荷叶布满了池塘的多大面积?一半!28天呢?1/4!27天呢?1/8!26天呢?1/16!……好,我们就算到这里了。也就是说前面26天,这片荷叶才完成了1/16!这和我们推广新产品很相似。池塘就是我们的区域市场,荷叶就是我们的新产品,繁殖速度一倍也就是增长速度可以达到100%,30天可以做透这个市场。那么前面26天,我们只做的我们该做的1/16的工作!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区域团队让我们的新产品活不过这26天!这也像挖井,哼哧哼哧挖了10米深,还没见水就放弃了,谁知水就在第11米。然后换个地再挖,挖了9米深仍没见水然后又放弃了,水就在第10米。于是你的区域被你挖了很多坑,确实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就是因为没有坚持,急于求成,推出的新产品都变成了“花色品种”!
对于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在区域的推广成功,你以为在多长时间呢?很多经销商老板告诉我:3到5个月。这个时间估计是有点急了。当然行业特点会有不一样,比如一款日化产品,新品推广有个“3-6-12”的说法。即3月内是完全投入的状态,铺货、做好终端陈列、适当的促销、广告等等,3个月时做个消费者调查,你们听过某某产品吗?如果有1/3的人说:我听过呀,上次看到他们在做促销、我还用过他们的产品呀等等,说明这一阶段你及格了。然后6个月时,你再做个促销活动,或买个特殊陈列,你发现投入/产出比可以打平了,那要恭喜你,你已经实现在盈亏平衡。也就是前面6个月你每做一项市场活动都是在贴钱的,从此以后这个新产品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等到12月时,你后半年挣的钱可以把前半年亏的钱都找回来了。
有的老板细细一想,唉,这不对呀,我忙了一年,最后只是个不赚不亏?那我图什么呀?各位,您说经销商老板图到了什么呢?他图到的是一个挣钱的机器!新产品做起来了,来年你不用再在太多的投入,他会源源不断的给你贡献着销量、毛利、终端形象等等。你真正在意的是那一箱货的差价,还是这种挣钱的机器呢?
第一年,也有有人该挣到钱!这钱该让谁挣呢?让你的终端店老板挣,他会更愿意帮你去卖,让你的业务团队挣,给他们更多的提成他们会更愿意帮你推,给你的消费者更多的实惠,他们会更愿意去买。这才是真正做生意的头脑呀。这需要我们经销商老板有更远的眼光,更广的心胸。
对于企业人员,也要认知到国内市场推新品一定得有个过程,不必高兴的太早。毕竟不是做贸易,一两次销售和回款不能说明上市成功,最重要看消费者是否对你的新产品认识、接受、购买乃至重复购买。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网络好的企业。经销商们每人拉一车货都会造成你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供不应求!这时候就举杯相庆为时尚早,赶紧去终端零店和超市看看,产品已经摆到消费者“手边”了吗?这些终端店的回转怎么样?问问超市促销人员,消费者中回头客的占比大吗?毕竟,真正实现销量的只有终端售点,经销商、二批的踊跃进货只能带来一时繁荣。一旦被短期出货量蒙蔽,对终端铺货及回转跟进不力。往往会发现,市场在繁荣几个月之后突然停了?!接下来你要面对的将是大量的经销商要求退货、通路上积压大量即期品、不仅新品必死无疑、整个通路都会受到伤害、严重者会把该企业的其他产品“拖下水”!
王同,营销管理资深顾客,职业讲师;中国人民大学02届MBA,常住上海;著有《赢在大卖场》、《顶尖导购这样做》《新品卖翻天》等书籍;主讲针对快消品、服装、建材、家居用品行业的,经销商、业务团队、店长、导购的销售管理类课程。已经数百家企业提供过内训服务。电子邮件>>: 135121227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