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实,苗实讲师,苗实联系方式,苗实培训师-【讲师网】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苗实:苗实:我那美的经济学历程
2016-01-20 962

人要做成事,不能怕嘲笑和指责。而且,要成大事,更不能怕嘲笑和指责。

    记得我考大学没有考上的时候,A说这货是咱们村的太学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B说你看人家孩子都考上了,还是咱家坟上没那个脉气;C说,就别瞎折腾了,本来就是农民的命。结果,考了三次,最后考上了,就一下子成了我们这个家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还是我们四组改革开放以来仅有的三位大学生之一。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会儿,还没有扩招,县高中一个班60多人,顶多考上三五个学生。可以说,父亲当时一高兴,就准备办个酒席。不过,我没有同意,就没办。

    2001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顺理成章去高中当物理教师,而是下定决心闭门读书,以求在经济学方面有所造就。在接下来的十三年,我一直就呆在书斋里,几乎不出门。尽管如此,还是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D说,想去城里住大楼,可惜命运不济;E说,你找不到工作,可以上网找吗;F说,你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多走门路,托亲戚找朋友;G说,找找村书记,去小学教书吧;H说,念书难出头,还是早作打算吧;I说,不去工作,就纯粹是一个懒孙,二杆子,二流子;J说,一个大男人,成年到月呆在家里,丢先人呢;K说,都这么大了,还找不到对象,那就只能找二婚了;L说,是好汉不啃老,啃老非好汉;M说,失业就失业,还冒充什么闭门读书,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一人难捂百张嘴,人言可畏归人言可畏(即2005年还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跌入低谷,痛苦不堪。),书还是要用心读的。经过2001年到2009年的埋头苦读和2009年到2014年的笔耕不辍,拥有了上百万读者,接着发布了《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这两本独著的电子版本。经相关统计,我自发表文章以来的多部系列作品目前为止已经有8666人次下载,网络关注度1000多万人次,收到回复6万多人次,专门评论文章28人次。文章,是别人写的。理与不理,看与不看,赞同,反对,还是无所谓,都取决于你自己。这里面,不存在强迫,或者误导,甚至什么戕害。毕竟,自己的大脑是清醒,还是糊涂,都是个人自主的一种思维状态,而别人的影响往往是次要的。说及读书,就我本人而言,时间也不算短了,见识过的作者也已经很多很多了。尽管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但是我从来没有埋怨过哪一位作者误导自己,更不要说戕害了。回想我上学那会,小学的时候是只有小学学历的老师教我们,中学的时候是只有中学学历的老师教我们,甚至在大学的时候还有中专学历的老师教我们。可以说,其中也不乏学习好的同学。而且,有的考上大学,有的上研究生,有的出国留学。古人云,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如果是智者,就不要怨天尤人,还是多从自身找找原因,进而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看到我的这个微博后回复道,说是误人子弟,实为子弟自误。所以说,不经风雨,难言成功,而成功的同时,必伴有伤痛。更进一步讲,独立经济学家是有点自由,但是随随便便绝对成不了独立经济学家。那么,为什么我选择闭门读书这么多年?前前后后有六个考虑,其一,自学成才最经济;其二,闭门读书,无干扰;其三,一切可以随兴趣,没人管;其四,一人静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其五,无组织有自律,习以为常;其六,也是阴差阳错,无奈之举。

    读书,恰似上战场。可以说,我征战已经有三十四年,从未间断,一心一意。其间,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如果按照一年四场计算,也应该有一百多场了。只不过,读书这事情,是不断改造思想的过程,而改造思想不是说改造就改造那么简单,复杂之程度,场面之激烈,斗争之残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当然,读书也是生死战,尤其是不适应的脑细胞不断死去,适应的脑细胞不断产生。还有更严重一点的,大脑健康得不到保障,什么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等等。听说,有不少人不堪重负,整个人就垮掉了,英年早逝。所以说,读书久了,随着成就越来越大,伤病也越来越多。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说,整天呆在屋子里,拿本书,捏着笔,胡思乱想,还叫苦,那农民兄弟,风吹日晒,雨里雪里,还不活了。要知道,体力劳动辛苦,脑力劳动也辛苦,都是在奋斗中实现自我,只不过分工不同罢了。譬如,拿写书来说,我本人直至现在,才写了两本书《中国经济如是说》和《人生经济沉思录》。可是,你要知道我读了多少书。实话实说,不多也不少,起码有三五百本书。在这种高强度作业的状况下,我能不累吗,早都累趴下好多次了。对了,还有我那眼镜片,比啤酒瓶底的厚度都不相上下了。

    王巍先生说,我为80后欢呼,80后要把你们最好的年华、最大的激情释放出来,你们奋斗在这个宽容的时代,要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hold住自己,千万不要像我们玩深沉,玩坚韧,你要充满人性的张扬;年轻时候一定要这样做,否则没有机会了。我们在你们这个岁数的时候不能张扬,一张扬出事了,就进去了。要么,你就是非常坚韧去煎熬着。根据我苗实与父亲时常交流的经历判断,王说的是大实话。的确,在他们那个年代,干什么,都必须有组织的同意。否则,就干不成。现在,不同了,除了父母,几乎谁也管不着,个人怎样想,就怎样干。正是因为如此,我个人大学毕业后,通过十三年的闭门读书,才有幸成为比较成功的独立经济学家。可以说,我已届不惑,前三十五年,除了沉默还是沉默,后五年在撕裂的呐喊声中以网络为平台进入经济学界。尤其在人大经济论坛,不少人说我太张扬。其实,在我看来,由于沉默的太久太久,早就应该爆发了。如果我再不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我本人就没有任何机会了。难道说,坚持闭门读书,直至生命终点,是我命中注定吗?绝对不是,事实上我如今已经成长为活跃而敏锐的青年思想领袖了。说白了,也没有什么,本质上就是人性应有的张扬。为什么我在2001年没有去高中做物理教师?就是不想限制在体制里,以致于个人没有什么充分发挥或彰显自我的余地。而闭门读书就不一样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读书效率最高,日后的收获也最大,尽管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授说,只有不成才的人,没有不成才的地方。根据我个人体会,任何地方都可以出人才,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成不了才。更进一步讲,成才不成才,取决于自身,与环境关系不大。可以说,这个话强调的是内因,事实上也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譬如,成为经济学家的人,就有多种来源,有的是自学成才,有的是跨专业,有的是国内土鳖,有的是海外留洋,有的只有本科学历,有的只有中学学历,有的是嫡传弟子,有的是私淑弟子,等等,这些人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但是都是勤奋出人才。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成才与否,取决于环境,与自身关系不大。换句话说,只有不成才的地方,没有不成才的人,即任何人都可以成才,但是也有在一些地方成不了才。譬如,同样努力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就能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中国就不行。很明显,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包括教育)比中国更有优势。所以说,成才不成才,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不能一概而论。拿我本人来说,能够成长为独立经济学家,既有个人长期不懈的超常努力,又有众多老师的耐心指点,更有家庭难能可贵的大力支持。

    2014年11月3日,郭德纲先生在新浪微博说,一弟子提起外界的诸多非议,和对他的种种指责,内心极其委屈不满。我劝道,大可不必。就算你关门吃饺子,也会有人趴墙头上批评你的馅儿不好。世界上,真正比你强的人,谁有闲工夫搭理你啊?依我苗实看,身为公众人物,没有人议论才不正常呢。如果真到那个时候,你也就已经是退出江湖,不是公众人物了。至于议论你的人是哪一拨人,可能杂七杂八,有朋友有敌人有过客,有强有弱有智有愚有老有少,有美丑有高矮有胖瘦。反正,大众场合看热闹,什么人都有,叽叽喳喳,议论不休。说实话,一个人真要安宁,最方便,莫过静心。实在不成,深居简出,闭门读书,累了就睡,饿了就吃,岂不自在?可以说,大家议论你,也是个趣,烦透了,也就弃如敝屣了,什么都不是。你看,出现在央视春晚上的那些个大腕,无不如此。所以,别认真,放轻松,随他去。

    在苗实百度百科,曾经有过这样的介绍:早期,追随京城经济学界四老四少诸位先生;中期,因发表三大理论创见(即新三元悖论·大小经济学和新痛苦指数)与批林(即林毅夫先生)万言书而名声大噪;后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专注于中国经济研究,尤其是制度宏观三农与区域经济问题。我认为,上面这段话还是抓住了关键信息。末了,还是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厦门站 xm.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