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万道金光洒在江西龙虎山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85岁的任法融及著名国学家陈帅佛于今日上午,率36位道家大师和81位弟子前来神奇的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
当任法融及陈帅佛出现在伏魔殿时,已于凌晨便来此等候的村民和游客肃然起敬。天空更是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巨型祥云,伴着阵阵和风,一派祥瑞和悦之气。任法融及陈帅佛与众人站在磅礴、诡秘伏魔殿前,惊诧于大自然之神力。山岚雾气在梯田间盘绕,若有若无,,可称为天下奇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得益彰,陈帅佛认为在此时祈福可至最高境界。
晌午时分,任法融伏魔殿作法开始。神鬼无言,万物肃然。陈帅佛见证三界轮回,因果不虚。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鹰潭贵溪县(今贵溪市),仙人张巨君主之。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此期所建宫观,即上述之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入宋以后,张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
两宋时期,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娄近垣《龙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道士二十六人,其中有王道坚者,贵溪人,上清宫道士,就学于张继先。宋代龙虎山道教拥有大批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扩建、赐额。
龙虎山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位居诸符箓派之首。
明前中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但其领导的正一派,仍为明室所承认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维持不坠。明前中期除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外,新建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