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杨元,余杨元讲师,余杨元联系方式,余杨元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未来学金融证券学导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余杨元:道与人生经验
2016-01-20 54038
诗云:


求道问道先问己,问心问身安舒否?


能安能舒何外求,安心舒身即是道。


人生无因不出生,无命无果不出世。


无缘相逢不相识,有缘千里来相会。


一、何谓道


    《道德经》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以字来分析,左为走部,右为首部,意为人生之道路应走在人之前头,作为人们之楷模,是众人遵守之目标,亦是大家公认之道理、准则或道路。一个人如为众人之领导或楷模,其言行、举动在食、衣、住、行中表现出来之动作,需合乎大家公认之标准,学习之准则。


    如何达到此境界呢?先由“内心清化”开始,心与灵合一,思想纯正,脑神经指挥五官,手脚所表现出来之言行举动皆合乎道,一切为人民、社会、国家之福祉而行,就不会受到众生之批评、责难,久而久之,便受到众人之爱戴、尊敬。


    内心清化意指“相由心造,境由心生”。社会风俗由众人行为习惯所形成,众人之行为由大多数人之思想所表现之,影响大多数人之思想则为大多数人之心态所造成,大多数人之心态由其成员每个人之心态所造成,每个人之心态又受五官(眼、耳、鼻、口、心)所影响。譬如,当眼睛看到美色即动心,所产生之心念是善是恶,依人之修养而定,定静高者,妙明之功大,并提高自己之正念与思想,一切不致产生冲动、侵占和邪念的行为;定静弱者,经不起美色引诱,产生邪恶思想,为占有而攻击此美色,造成伤害对方,如强奸、抢夺等等,造成社会问题不断,故每人应当内心清化,使内心清静,当五官受外界影响所冲击时,内心则可白化,不造成歪念之思想,邪恶之行为。


    心与灵合一则方寸不乱,永保清心,不受五贼所扰,因而心神定静,无思无念,久之必精神怡爽,脑神经(灵性)亦清静,促使脑液内浊水日渐自清,脑液清,智慧开,心灵合一,清静如神灵之智慧,知过去或未来,天人合一。


    思想纯正——当心灵合一如神灵,则所思所想至公至正,无私、无为而为,代表圣贤之思想,一切以人民、社会、国家之福祉为依归。纯正思想即为圣贤思想,也是受万人所敬仰,圣贤思想为中国道统之思想,人民所学习之思想也。


    脑神经指挥五官、手脚之行为——纯正思想代表圣贤思想,圣贤之脑神经所发出之声音、文字及手脚之行为,一定依社会之弊病而医治之,所言必有因,希能唤醒世人,文章必有救世之真理在,所到之处性能化灾弭劫,促使地境平安,故其行为为众人所敬仰之,亦为人所要学习之榜样,此行为可比美天地,为道之代表也。


二、何谓道教


    综观各宗教,表面看来似乎是大相径庭,其实是因传教方式的迥异而呈现多样的面貌,基本上都离不开“道”,譬如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悲”、回教的“清真”、儒家的“忠恕”、道教的“道德”,个中的精髓无非是在劝世导善抑恶,将人性善升华到最高点,所以“道”其实是在教导人如何成为“人”本身,符合日常生活的需求而已,并非想象中的浮面不实或神秘难测。


    一般而言,道教五千年来有分为很多的宗与派,但总的来讲,他们都是涵有道德的,且道德量是非常高的,只要他们能为邻里、为国家做更大的服务,他的果位就越高。以道教来说,“道”就是“心之德”,那么何谓心之德呢?即一个人起心动念所产生的念头是善的,是慈悲的,是大智大慧的,我们称为“道”;但如何把“道”发扬出来,就须透过“教”来实践达成,也就是说将上述所说的心之德——大慈大悲、大智大慧、良知良能、清静无为——实践在人生之中,即称为“教”。


    换言之,“道”就是心之德,“教”就是实践,也就是把心之德实践出来。我们知道万象由心造,所有的事理由心开始,人产生念头就会动到心,一个人思考的时候,心影响到他的思考,思考后变成一个人的思想,乃至于思想之后产生行为,使一个人用语言来表达,用动作来表达,用每一个人的表情来表达,表达出来的种种,称为一个人的涵养,这种涵养就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古代的圣贤和仙佛都有他们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经过累积而来,道教就是要研究我们古代的圣贤和神仙,把神明的伟大精神传播下来,所以意识形态最重要了,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就统一,思想统一以后,就有一个指导的方向,根据指导的方向,他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就会朝着这方面做。


    另一方面,道是中华传统之民族文化力量,它可溶化不同种族之生活习惯,共同和洽生活在一起;它代表人类生存方向,有不同种族所结合之人,共同奋进,开创未来之光明前途;它为中华民族团结之原动力。此巨轮将航行世界五大洲,此亿万吨巨轮承载无量数之有缘人,普渡有缘之男者、女者、老者、弱者、疾病者、残缺者。地无东西,位无尊卑,心无智愚,格无高下,才无短长,苟有一念之善,同此一苇而航。


三、修道与行德


    “抱道”代表人之内涵,“行德”代表人之行为。人如能知“道”之意义,则知圣贤,仙佛之路也。道是靠人走出,做出来的,故大家时常听到“修道”、“行道”、“得道”、“成道”等名词,或许对此四句不大了解,今特以本身之体悟做简单之说明:


    道者路也,供众生所遵行之方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依字来言,为一首一走,首者头也,头者领导或楷模也。要傲楷模或领导,必须靠本身思想、行为足为大家学习之榜样,故“修道”,修者,更正或修改错误,达到不二过也,曾子曰:“吾日三省,而不二过也”,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意为道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否一生中都做得到,所言所行皆为人之模范,不失体、进退得法,有利于众生,如有犯错而不再犯同样错误呢?真是不简单、也不容易。但是只要有恒心、毅力,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养成正心、正念、正思、正为,即可做得到,故曰“非常道”也。修道即是不二过,亦即非常道,要成为常道,只要思想行为正确,习惯成自然,便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发自内心之德,即是道。


    “行道”,行字左为双人旁,右为一丁也。行是否双人才能行呢?一人不能行吗?当然一人亦可行,为何行字要双人不单人呢?此意一个人有双我存在:一为灵魂之我,一为肉身之我。当肉身之我往生后,用物体往身上割、打、动时,肉身均无感觉。婴儿出生一。刹那“哇”一声,就有喜、怒、哀、乐之觉,此在道教称为“灵性”,在基督教称为“灵魂”。如何使灵性与肉身合一,做到一个壮丁?古时壮丁为保家卫国的,故行之意即为人做到保家卫国之责,此行道是利于众生,所以元始天王太乙先天老祖曰:“行道是把心之德实践出来”,汶罗祖师曰:“行道是良知良能之实践”,太上三清三老祖曰:“行道是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以利众生”。


    “得道”,道从心中来,得道就是得到人心也。得一人之心,为得一人之道;得众生之心,即得众生之道,众生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尊敬你,模仿你之思想、行为,即是得道。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万物之心为心,既然处处以百姓万物之心为心,所做之行为均利益于百姓、万物。故圣人必可获得百姓、万物之敬仰,故曰得道。人在生之时,既已得众生之道,到处受到欢迎,其人往生后,必获得众生之敬拜及皇帝之尊封,故曰“成道”。


    “行德”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功德无量”这句话,德是由功所累积而来,而功是由善所积也。古人言要列入仙班必须具三千功、八百德。老子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吾善之,不善之人,吾亦善之,曰德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曰玄德。”道生之、德畜之,比喻父母生育儿女,蓄养子女,从婴儿至长大成人,不为何利益而尽天职,不管自己如何辛苦、困苦以全力照顾抚养,教育子女成为有用之人。小孩长大后依其兴趣及意愿去发展,父母虽生之畜之子女,但并不占有、不恃有、不主宰,此种德行曰玄德,如道生育万物,以空气、阳光,水等等自然之养分,供给万物,无分别心、区别心,不会因人、动物、植物、空中飞、地下走、地下行、水中游而有区别不同,此种德行最高,故曰玄德。行德就是学习自然界之精神,以有生之年去服务、照顾四周之人、事、物,促进人类之和谐,往社会祥和之方向而努力。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修养自己,内修要怎样来修,做事要怎样来做,就是道教的“修心尽性”这四个字。佛教讲的是“明心见性”,而道教讲的其实就是“修心尽性”,“修心尽性”的功夫如汶罗祖师教我们的一些方法。一个人内在的修养要做到“纳、容、忍”三个字:首先要“纳”,就是要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任何事情、任何人要接纳他们,如果不接纳而排斥的话,就不可能有沟通,也不可能在一起谈事情,只有敌对,所以,不管对不对,我们应先接纳;第二能够“容”,包容他,如果我们能包容别人的错误,包容别人的批评,包容别人的阻挡,如果我们能包容这些,我们的技艺就更精了;第三个字“忍”,我们除了要坚忍不拔之外,更要忍别人所不能忍。另外三个字,是做事情要“公”,任何事情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团体利益或公司利益为圭旨,不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以大公无私之精神来做人处事;第二个字是“正”,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要光明正大,符合公理正道;第三个字是“理”,天下任何事情,有理走遍天下,无理 寸步难行。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要用这六个字作为我们修身处事的原则。


    在《百神论》(善养道体篇)中,诸位仙佛教导:修道须先从修身做起,修身者必先修心,修心者必先修意,修意者必先修神,修神者必先修灵,修灵者必先修炁。炁能凝固,灵才能清。灵清神怡,神怡意爽,意爽心正,心正则身心准大道而行,此为修身之基本观念。


    夫修道之中心在于“心”,天理对良心,良心之发用即是天理之流行,亦即是道,故良心之行即为道;心为万象之源,现今社会风气之浇漓,是由众人不正之心所形成。如何使众“歪”心导人于正心?必须先由个人之正心去度化或感化他人之心,使其了解正理、真象与后果。人皆有侧隐之心,只要了解灾难之形成是由于众心之尔虞我诈,你争我斗,造成猜疑、不信任,以致不择手段地打击对手,因而死伤忱藉,以致怨气冲天,上千天和,故而灾劫频仍,应可悟出吉凶悔吝之道,在于人心正与不正之间。职是之故,若能讲明此理,感悟人心向善,必可由少而多,由近而远,渐使大部分人心明乎善不善、正不正之别,以自正其心、自为其善。所谓“一念回机,天地迥别”、“一朝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心一正,自与天心相感应,不惟可消灾弭劫,祯祥续至可立而待也。


    善养道体者须具备正心、善心,有此心才能发为有益于众生之行为,此即是德之表现。能行德者才能修内功,修内功须抱道而行,以期自身之品格能修至圣贤仙佛之境地。具有圣贤仙佛慈悲济度精神之人格,可称为神格,神格愈高,其德量愈大,其道格亦愈高,果位自是愈高。因此,仙佛苦口婆心、慈悲教导世人,无非是希望更多人能悟此道理,因而认理归真以向道,且禀此无畏之道心做出有益世界之事业
全部评论 (0)
热门领域讲师
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 新媒体运营 短视频 电子商务 社群营销 抖音快手 新零售 网络推广 领导力 管理技能 中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团队建设 团队管理 高绩效团队 创新管理 沟通技巧 执行力 阿米巴 MTP 销售技巧 品牌营销 销售 大客户营销 经销商管理 销讲 门店管理 商务谈判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 商业模式 私董会 转型升级 股权激励 纳税筹划 非财管理 培训师培训 TTT 公众演说 招聘面试 人力资源 非人管理 服装行业 绩效管理 商务礼仪 形象礼仪 职业素养 新员工培训 班组长管理 生产管理 精益生产 采购管理 易经风水 供应链管理 国学 国学文化 国学管理 国学经典 易经 易经与管理 易经智慧 家居风水 国际贸易 数据加载错误
Message:Exception of type 'System.Web.HttpUnhandledException' was thrown.
Source:System.Web
StackTrace: at System.Web.UI.Page.HandleError(Exception e) at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Main(Boolean includeStagesBeforeAsyncPoint, Boolean includeStagesAfterAsyncPoint) at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Boolean includeStagesBeforeAsyncPoint, Boolean includeStagesAfterAsyncPoint) at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 at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HttpContext context) at System.Web.Mvc.ViewPage.ProcessRequest(HttpContext context) at System.Web.Mvc.ViewUserControl.ViewUserControlContainerPage.ProcessRequest(HttpContext context) at System.Web.Mvc.ViewPage.RenderView(ViewContext viewContext) at System.Web.Mvc.ViewUserControl.RenderView(ViewContext viewContext) at System.Web.Mvc.WebFormView.RenderView(ViewContext viewContext, TextWriter writer, Object instance) at System.Web.Mvc.Html.RenderPartialExtensions.RenderPartial(HtmlHelper htmlHelper, String partialViewName, Object model, ViewDataDictionary viewData) at System.Web.Mvc.Html.SDRenderPartialExtensions.SDRenderPartial(HtmlHelper helper, String partialName, Object model, ViewDataDictionary viewData, Action`2 expFunc)
Message:Collection was modified; enumeration operation may not execute.
Source:mscorlib
StackTrace: at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List`1.Enumerator.MoveNextRare() at ASP.views_space_spacerightbar_v2_ascx.__Render__control1(HtmlTextWriter __w, Control parameterContainer) in d:\webs\subsite-pc.jiangshi.org\Views\Space\SpaceRightBar_v2.ascx:line 52 at System.Web.UI.Control.RenderChildrenInternal(HtmlTextWriter writer, ICollection children) at System.Web.UI.Control.RenderChildrenInternal(HtmlTextWriter writer, ICollection children) at System.Web.Mvc.ViewPage.Render(HtmlTextWriter writer) at System.Web.UI.Page.ProcessRequestMain(Boolean includeStagesBeforeAsyncPoint, Boolean includeStagesAfterAsyncPoint)
讲师网厦门站 xm.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