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思想的革命。
品质管制将公司内尚可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管理体系。
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品质管制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不必要的细节,专注于品质保证的工作。
品质管制是集合公司全员的智能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的改善,从而达到最经济的生产,满足顾客的需求。
品质管制的演进史:
第一阶段:操作者的品质管制。操作者的品质管制起源于18世纪,它指的是产品从头到尾都是由一个人来制作,因此产品的好坏就是由一个人来负责。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管制。领班的品质管制起源于19世纪,它指的是生产方式逐步由一个人变成很多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作业员的品质。
第三阶段:检查员的品质管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很复杂,原有的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的工人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所以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因而就发展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的检验。
第四阶段:统计的品质管制。统计的品质管制在英文里面叫做SQC,它是起源于1942年的美国,从利用统计手法制出第一张管制图开始,品质管制就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同一时期抽样检验法也诞生了。到了1950年,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品质管理博士,即戴明博士,他到日本去指导企业用管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的手法,获得了辉煌的成果,而SQC的使用就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五阶段:全面的品质管制。全面品质管制是把以往的品管做法延伸到市场调查、研究发展、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各部门,建立了品质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叫专家式的品管,它比较注重的是理论研究。
第六阶段:全公司的品质管制。英文简称叫做CWQC,它起源于日本,是根据美国所倡导的TQC加以改良的,从企业经营的立场来看,要达成经营目的必须由全公司所有部门每一个员工的通力合作,达成共识,然后予以实施。从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查、销售到服务为止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效管理,而且是全员参与,因而得名。
第七阶段:全集团的品质管制。也就是结合中心工厂、协力厂商、销售公司,成立一个庞大的品质体系,它的英文全称是GWQC。
从品质管制的七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品质管制已经发展到不止是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的事务,而且还需跟协力厂商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