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电商培训师廖志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从2013年开始,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上传一些皮包、鞋子的照片,并标明价格。随后,风靡朋友圈的面膜“俏十岁”将微商代理推进了众人的视野。于是,很多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迅速跟进,成为微信里第一批代理。“代理”微商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微信营销时代。
明星代言广告
1 小代理利润小又卖不出去,咋整?最“靠谱”的办法就是自己留着用
做代理也是分级别的,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以此类推。
代理甜甜说:“我当初做代理的时候,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寻思着最坏的结果就是面膜卖不出去,要么自己用,要么分给周围的亲戚朋友,就当人情往来了。”
很多人做代理的时候都有这种心态,这也是为什么总代理非常愿意无限制地发展下级代理,而不担心自己的利润被瓜分的主要原因。不同级别的代理拿到货品的价位是不一样的,级别越低,货品价位越高。
小白做微商已经快两年了,早已成为某品牌面膜的总代理。她说:“我们发展代理的时候,本身就相当于在卖东西,只不过利润没有直接卖给顾客那么多,但代理一般都会囤货,无非就是另一种身份的消费者,越上端越有可能赚钱,越下端越可能成为不得已的消费者。”
小白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我进货的单盒成本价是50元,我会以60元的价格卖给一级代理,告诉他卖给顾客的价格是298元,但需要囤货10箱。一级代理想把这些面膜全部卖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会发展二级代理,以80元的价格出货,自己只需囤货7箱。这种情况下,我的利润是最大的,而随着代理的级别一层一层推进,等到最末端的代理再想发展代理的时候,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他就只能做零售了。零售显然不是分分钟都能卖货的,不过好在自己手里的货也不多了,剩下的就自己留着用吧。”小白说,“还有很多时候,有的人想成为代理,上级代理就会要求他先购买一部分货品进行体验,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变相销售,只不过他自己以为自己是老板罢了。”
所以,在真正的消费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货物卖出去了,这对于厂家和上级代理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2 下级代理卖不出去,咋办?品牌可以随时换,商品还是换汤不换药
随之而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下级代理卖不出去就不会再进货,这样就变成了一锤子买卖,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小白笑了笑说:“多简单啊!那就换个包装呗。反正团队都是现成的,换个牌子而已,其余的都不需要改变。为啥微商卖的面膜,牌子大多不出名呢?就是因为一种品牌不见了,就换个牌子重新做,要是又做不下去了,就再换一个名字。不过货品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原来是什么,现在还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厂家和总代理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将面膜更好地推向市场、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而是利用大家想做微商发大财的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野心勃勃的销售者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使用者。
小白说:“有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的代理之后,就会和我说,货不好卖,赚不到钱,这时候我就会主动告诉他,要去招代理以及一些招代理的方法。至少在我看来,百分之八十的货其实都在代理手里。”
微商营造生意火爆氛围。
3 咋让人相信自己的货很紧俏?营造生意火爆的氛围,让大家抢购
记者在一些微商的朋友圈里找到了很多快递和货品的照片,火爆程度令人惊讶,随后,记者将这些图片发给了某保健品的代理悠悠,她一看这些图片,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些图片主要来自三种途径。一种是PS,就是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然后PS,填上自己家的LOGO。另一种是买很多纸箱子,自己都封好之后再拍照,买多少都是自己决定。快递单就第一张写上字,其余的都是空白的,叠在一起拍照片,想拍多少拍多少。最后一种,就是商品和快递单都是真的,不过是厂家所有的货品和单据,而并非某一个代理自己的。”
不仅如此,很多面膜、化妆品是某某明星代言的照片都是假的。悠悠说:“PS就行,再把照片修得模糊一些,打上LOGO,要么就把效果做得旧一些。你想用哪个明星代言就用哪个明星的照片,谁能知道真正的代言人是谁啊?”
4 如何勾起人们购买的欲望?走心灵鸡汤路线,打好心理攻坚战
不仅要花大心思做图片,悠悠告诉记者,现在的微商不再是单纯打出商品信息,而是改走心灵鸡汤路线。
在油田工作的孙女士每天都会看见一些“励志”的广告,她说:“早上起来打开微信,朋友圈里都是这样的广告,有一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一点都不精致,要是不敷面膜做保养,好像就不是女人了。”
悠悠在一张招代理的图片下配上了这样的文字:“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现在只剩几个名额了,赶紧加入我们吧,姐妹。我不仅仅是带你们一起去赚钱,而是带着你们改变一生的命运!谁说女人只能做家庭主妇!”
“不要问我能赚多少,当你问这句话的时候,你的思想还停留在给别人打工的阶段,我只是你的仓库,能挣多少,得问你自己想挣多少!”这样的微商名言更是屡见不鲜。
悠悠说,这些广告走心灵鸡汤路线,其实就是在打心理战,让顾客不由自主地跟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