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质量成本 - 从历代官窑看特殊形态的质量成本
2016-01-20 59024

偶尔与同事说到古董,此同事以前玩文物也玩了一段时间,见识较深,讨论之下,对文物中的官窑瓷器就产生了兴趣。

  中国历代的官窑瓷器,比起民窑瓷器而言,算是文物中的精品。历代中唐朝的官窑,流传不多,虽然值钱,但只有考古价值,工艺水平不高,无法作为我私下研究的对象。

  元代官窑,艺术价值算上一般,但因元代建朝不过几十年,成品稀少,因而是文物市场上的绝对高档货色。没有个10万连一般的盖碗瓷都想都别想。

  清朝官窑瓷,年代较近,惟有清三代康,雍,乾的官窑做工精细,尤以青花釉里红最为珍贵。一般的青花瓷器,做工纵然考究,但青花釉里红是在青花釉中点彩,用的是铜,烧成后呈现一点红色,点彩工艺上,很少有成功的,官窑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凡非善品,绝对禁止流通,只会成批报废。一般官窑遗迹附近30里范围之内,一定可以发现一个地方存有大量的官窑瓷器碎片,那就是官窑成品成批集中报废的销毁地点。

  官窑瓷器之所以特殊的地方,在于其产品的特殊与生产目的的特殊。官窑瓷器属于朝廷的特贡品,当时民间绝对不允许流通使用。因此,官窑成品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商品范畴,只属于产品范畴。因为官窑瓷器的生产,绝对没有用于交换的可能。

  因为不用于交换,因此当时官窑瓷器若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以分析,是不存在价值的概念的,因此,官窑瓷器算的上是具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而又在一定时期下广泛存在的经济怪胎!

  历代官窑的生产,是异常神秘的。类似于现在的造币厂,基本是不会有人知道官窑的具体位置的。历代的官窑,据我的了解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生产记录。只是在官窑的管理上,从史书县志这样的东西里可以看出一点点端倪,大致就是大批量的生产,仅供朝廷使用。质量上绝对是要求零缺陷,任何的微小瑕疵,只要是肉眼可辨,(当时的质量检验条件与标准,也大致不过如此了)必然是弃用,而且不存在降级处理(比如流入民间)的可能。任何的缺陷存在,只会是废品!只会销毁,禁止流通民间!说起来,这是最严格的检验与验收标准了。海尔当年砸冰箱,也不过如此了。

  因为不存在交换,不存在价值,甚至也就失去了评价其质量成本的可能性。清代曾流传下一对大蹯龙瓶,现在坊间流传的只剩一个,另一个据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秘府,民间是再没有第二个的了。当年烧制时,耗资据传在几百万两白银。据说烧制耗时在十年以上,质量上要求高不说,只要是同窑烧成的一对瓶微有差异,必然一对都要报废,当时就要砸碎深埋。而官窑烧制时,也无法避免窑变,窑温等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成品外观的影响。可以说,用质量成本的方式计算,该产品的计划内成本固定,而计划外成本不但无法估计,而且可以是无穷大!宋朝末代皇帝宋徽宗一次观雨后彩虹,下了一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也就是要烧出与雨后天晴一般颜色的官窑瓷器出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既然皇帝喜欢,成本是不计的。后来烧了出来,成品极少,至今仍算逸品。

  以蹯龙瓶说,当时清代白银是硬通货,此物可算是价值连城了。即使以现在的银价换算,那么仅造价就应该值1500万,加上文物本身的考古价值与其艺术价值,以文物的增值本领,算来绝不是9位数以下的。有趣的是,前两年该瓶最后一次在民间拍卖会上神秘露面时,仅以3000万成交。有点不可思议?

  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了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分析这个结果了。以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一件商品(现在官窑瓷器已经作为文物流通,终于成了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而其价值,由其社会公认的标准来加以衡量。现在的商品的价值衡量,以其社会平均生产水平下的劳动力价值为基础进行换算。而文物作为特殊商品,一般以工艺性(做工,品相),考古价值与稀缺性这三个因素来加以衡量。而文物中包含的劳动力价值这个标准,已经无法统计,无法衡量了。终于,官窑瓷器作为文物的定价,只以以上所述的三个标准加以衡量了。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只关心价格是否符合公认的价值评估基线,没有人会去计算,生产一件具体的产品,当初花费的质量成本有多大。

  其实写到这里思路还不是很清晰了,感觉好象没有总结完,请石器,法师与道中高人指正!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厦门站 xm.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