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那样的你与这样的你——核心个性与社会个性
由于受到国内心理学知识普及程度不足的限制,所以尽管许多人对“九种个性”趋之若鹜,但是许多人越学越迷惑,那么到底什么是个性?
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个性概念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这个概念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定义清楚后天环境。一般来说后天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后天环境对个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探究九种个性的形成。
一是核心个性,二是社会个性。
本书对九种个性对个性的定义是:个性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童年时期的父母教养方式相互作用形成的核心个性,以及在核心个性的基础上与学校教育、社会标准跟工作环境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个性的总和。核心个性是稳定的独特的;社会个性是发展变化的。
作者认为,人是核心个性与社会个性的对立统一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核心个性,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个性使人各具特色。
人又具有社会个性,他“像所有人”,又像“某一类人”。生活在同一社会或同一阶层里的人的基本社会行为、价值观念往往是相似的。社会文化给特定社会里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染上了一层区别与其他社会文化的色彩。
1、核心个性
婴儿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个体,无所谓核心个性和社会个性。婴儿的心理活动还是片段的、无系统的、易变的,仅有自我意识和社会个性的萌芽。核心个性的初步形成始于幼儿时期,一般7岁以后逐渐形成,这时候社会个性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
(1)核心个性是稳定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认为,个性是心理活动的体现,而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我们的意识、情绪都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灰质、树突、轴突、神经递质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我们人生最初几年(包括胚胎时期),脑部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有脑细胞正确的连接起来。不只是建立细胞间的连结,还要把某些连结切断——3岁小孩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是成年人的两倍——这些连结是乱七八糟的——为了妥善运作,脑部必须决定哪些连结要保留,哪些要断裂。在有限的大脑关键发育期间脑部必须检查成千上万兆的连结,因此不得不采取“残忍”而有效的原则:用不着的就自动断裂。
那么脑部如何判断哪些连结用得着,哪些用不着呢?通过观察,科学家总结出了大脑的判断规律:不断探测哪些区域经常受到刺激,而哪些区域极少受到刺激来决定是否断裂这些区域的连结。也就是说很少受到刺激的部分将自动断裂。
通过发生在1970年洛杉矶郊区女孩吉妮身上的悲剧(被其精神情况极不稳定的父亲绑在一个小房间的椅子上长达12年半,因为父母几乎没有跟他说过话,她的脑部负责语言的部分几乎没有受到刺激,导致终身受损。吉妮被解救出来后通过多年语言训练,至今仍无法学会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呜咽”),这证实了大脑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初期发育的理解:过了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人的大脑结构基本定型,之后的环境变化以及训练很难改变大脑的构造,也很难改变基于大脑结构功能区特征。
同样,我们正常人在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接受到的刺激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刺激范围和种类是基本接近的),刺激的程度和强度也有一定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对大脑发育的连结断裂以及结合时期的影响在于改变了功能神经元连结的强度。这些功能神经元连结强度对我们将来的获取信息、思维、决策方式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核心个性一旦形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核心个性是稳定的实验佐证。
1908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家对1000名3岁的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性、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当她们26岁的时候,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当年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费心活泼和热心,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2)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的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性格依然如此。
3)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小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4)10%的儿童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消极、注意类分散等。如今,
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对小事做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5)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个性和小时候一样。
这个实验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个性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