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曙,张晓曙讲师,张晓曙联系方式,张晓曙培训师-【讲师网】
知名实战派管理导师,精简化管理专家,被誉为“ 清口式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晓曙:“聘”翁之意
2016-01-20 42007
“聘”翁之意 “海投”虽然盲目,但也清楚记得没投过保险公司,为何保险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通知你去面试。而在招聘会上,许多企业似乎“巡回演出”,只招不聘的现象也屡有发生。虚假的招聘信息一次次忽悠求职心切的大学生,可谓防不胜防。    监督管理“空子”多   那些招聘陷阱“忽悠”过的大学生对分辨招聘信息的真假已有了经验,根据线索,记者佯装应聘者向疑似虚假招聘的人事助理岗位投递了一份简历,并于次日收到一条面试通知短信(招聘信息及短信中均未出现“保险”二字)。面试时,记者询问是如何得到联系方式,那位经理表示该“人事助理”的招聘信息由总公司发布,他只负责面试。随后记者致电该保险公司总部人事处,一位姓沈的先生表示未发布过招聘信息,分公司确实在招聘“业务员”,但并非“人事助理”。但至于总部对分部招聘情况的监督问题,人事部也并未给记者任何答复。   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保险业务员一般都由分公司自行招聘,也就是说“虚假招聘信息”是由分公司自行发布的。对此,记者又致电某著名招聘网站,从客服人员处获悉,网站会审核招聘企业的相关资质证明,以保证他们是合法经营的企业,但对招聘职位,及其是否虚假却无法进行干涉。   谁砸了保险业的声誉   被保险公司忽悠过多次的大四毕业生刘晶(化名)向记者介绍了面试的流程,“他们的招聘信息里绝不会出现‘保险’二字,但去了就会发现是保险公司!有时还会有一场宣讲会及考试,写一些对国内保险业的了解和看法。我每次都是冲着文职工作去的,但也会被要求参加保险业务员的培训,还要缴纳培训费。”   保险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骗去应聘究竟为何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翁德明分析了保险在我国饱受诟病的原因,“由于我国的保险从业人员所惯用的一些伎俩使得这个行业口碑不佳,他们的招聘信息上要是有着‘保险’二字,学生肯定不愿意去。”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张晓曙对于该现象分析道,“从事保险工作,必须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大学生入行后若没有该证书,会被鼓动参与他们的培训。也就是说,他们确实需要新鲜的人才加入进去,尤其是持证的人才。”   “海投”造成的迷茫   你曾投递过多少份简历?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应届求职者很难回答得出。为了防止“挂一漏万”,只能采用“海量覆盖”。于是乎,对于给予面试通知的企业和职位往往没有什么印象。   一部分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企业就是摸准了求职者如是的状态。据调查,保险公司往往以一些“某知名外企”“某某跨国金融机构”等含糊不清的名称吸引求职者,在求职者对自己投递过的简历无具象回忆的情况之下,吸引求职者前去面试。面试对于他们来说,是推广保险业的一种有效宣传。   这些企业以短信发送机器,将面试通知发送到大学生的手机上,所以拨打短信发送方,永远是关机状态,学生因无从确认面试信息,往往就会不小心掉入虚假招聘的陷阱。   急切心态遭利用   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时代,虚假招聘企业也学会成为“标题党”,他们将诱人的成分无限放大,“招人”成了企业文化宣传时最理直气壮的理由。然而这样的企业宣传则是构架在求职者们巨大的求职成本之上的,这份成本除了有形的金钱成本,还有时间、体力、求职热情度等无形成本。   因为诸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存在,让大四生的求职路走得更加艰辛,汲汲营营赶招聘会的劳顿倒还是其次,内心的期待和期待的落空则更使人困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吴觉得自己在四年级这一年中,都像是一位四处赶场的临时演员,招聘会上投出的简历在殷殷期盼中没有回音让她沮丧,面试时近一小时的等待和不足五分钟的面谈更让她倍感受挫。如今虽然小吴已找到工作,但在招聘中被忽悠的经历曾一度让她产生自我怀疑、否定的情绪。   求职扫雷   教你认清求职陷阱   求职陷阱就像美丽的食人花,外表虽极具诱惑力,然其危险性自不待言。正在走或即将走上求职之路的大学生,不妨为自己打上一剂“预防针”。   陷阱一:   “李鬼”职介所工作人员   “我是××区职介所的老师,请问你们家有18到35岁的失业者吗?”若接到这样的电话,可千万别当真。记者从杨浦区职业介绍所获悉,近来有许多保险公司佯装职介所工作人员往居民家里打电话,询问家中是否有失业人员,但去面试才发现是保险公司。杨浦区职业介绍所副所长夏丽雯提醒广大求职者,“由于失业者在所在区县职介所登记过信息,所以若是职介所打去的电话一般都会说出失业者的名字,而保险公司则对于接电话者家中是否有失业者没有把握。”   陷阱二:   只招不聘“巡回演出”   打着招聘的幌子到处参加招聘会、宣讲会,但实际上招聘名额只有极少数或者根本不招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华政就业办副主任吴松强表示,“因经济危机,政府要求各级组织为毕业生就业办实事,可企业就这么多,所以必然会有些企业招而不‘聘’的现象。”   陷阱三:   常年招聘=“广告位”   在许多招聘网站上,有些大型企业的职位似乎常年处于“缺人”的状态,但事实上这些职位早已没有空缺,求职者投出的简历自然都泥牛入海。记者从若干招聘网站获悉,企业在网站购买了一定期限的招聘位后,何时发布、停止招聘信息,网站无从干涉和监督。有些企业抱着“不挂白不挂”的心态,利用求职者急于求一份工作的心态以增强企业的受关注度,从而达到宣传企业文化及品牌的目的。   陷阱四:   借招聘之名,达“相亲”之实   上师大大四学生小刘在应聘某私企时,差点被招聘者调查了“祖宗三代”。因为应聘的是秘书工作,所以小刘对“身高165以上,相貌气质佳”的前提要求也没有太多警惕,但面试时的一幕就着实吓了她一跳。“你有男朋友吗,谈过几次恋爱,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一个个与工作无关的问题向小刘砸来,渐渐让她意识到,这个私企老板不是在招秘书,而是在找女朋友。   深入追踪   学生简历成摇钱树?   对于企业如何拿到应届生的联系方式,坊间还有一种说法,招聘网站往往会将求职者的简历信息卖给企业。对此,记者佯装企业工作人员致电某招聘网站销售部,表示希望购买几千份应届生的联系方式并咨询购买过程。该企业张先生表示,在网站上可以按专业、年龄等筛选条件搜索目标学生的简历,但他们的联系方式是隐藏的,要想得到学生的联系方式,需要支付20元/份的价格。另外张先生又表示,几千份数量太多,按规定不能购买这么多,但提议可以“分批”购买。   对于网站利用大学生简历盈利的现象,上海市中茂律师事务所刘培灼律师表示,“判断网站是否有权利将求职者的简历信息出售以营利,关键在于求职者注册该类网站时与网站之间达成的协议中是否允许网站从事这种行为,如果网站在其与求职者之间达成的协议中没有告知求职者会将其简历信息向第三方出售,并得到求职者的认可,那么网站的这种出售求职者简历谋取利益的行为,就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的隐私,是应该被严厉禁止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诸多在该招聘网站上提交过简历信息的大学生,均表示对此不知情。注册该网站前“会员权益和义务”中有这么一条看似打了擦边球,未明确告之简历将被出售的信息,“如果您愿意把自己的简历公开,您就可以与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的人事经理保持联系,当这些著名公司需要招聘人才时,我们将允许他们来查阅您的简历。未经您的许可,我们绝不会把您的简历透露给任何企业和机构。”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求职时为自己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并行不悖的原则,面对形形色色充满诱惑的招聘信息,请让自己学会鉴貌辨色。 https://www.why.com.cn/epublish/node10336/userobject7ai185131.html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厦门站 xm.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