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一点半,为青岛河套赵孟小学全体家长做了一场题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专题讲座。因为没有大的教室,所以讲座是在户外进行的。
面对家长,我从父母教育的态度讲起,从习惯的养成说起,逐一分析孩子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的原因。或许对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听的很少的缘故,所以讲座中家长们的专注令我佩服,因为虽然不是很冷,但是毕竟时节已经到了冬季,而且风还时不时地刮起,讲座中家长们对我的阵阵掌声,令我很激动。
是啊,对待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很茫然,尤其是对相对偏远的地方,父母可能天天忙于生计,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或是根本无暇去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什么科学教育了。因此就出现,孩子有问题,父母就采取打骂,甚至是狠狠地打,造成对孩子的心灵和身体的极大伤害。可以说,父母的无知是造成孩子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家庭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家庭教育上,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在上面作画。但孩子并不是一张无意识的“画纸”,他会对父母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作出反抗。所以,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至少要懂得“十要十不要”。在这里不妨把这“十要十不要”转给大家,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示:
要平等,不要打骂:父母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时常会拿出父母的权威,不是厉声责骂就是棍棒教育。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形成孤僻性格。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求孩子要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说一套自己做一套。
要引导,不要控制:孩子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父母教育孩子不能用控制这种强硬的手段,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失去自由。所以,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言行,父母要以引导为主。
要讲道理,不要强迫: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但简单的道理是会明白的,不能过低估计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别是在孩子犯无知之过时,更要求父母在责骂之余,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之知错,并有所改。不讲明道理的强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气。
要理解,不要责难:孩子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会天马行空地想一些事情,或者做一些很无厘头的事情。尽管这可能在家长看来是十分无趣以及无意义的,但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来评估孩子的“创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与阻止。
要启发,不要压制:孩子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要耐心启发,不能处处压制,随便丢一句“孩子问这么多干嘛”或者“小孩子不懂”。
要同乐,不要漠视:孩子们玩游戏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与之同乐。这时,如果父母有时间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失望。长此以往,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要培养,不要强制: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采取强迫的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孩子极度反感,父母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所以,父母应该采用“怀柔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让孩子主动养成习惯。
要发现,不要施压:父母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孩子的才能,并且加以培养。不要看见别家的孩子有某方面的专长,就生搬硬套,强迫自家孩子也学习。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要恰当,不要过火:这里主要指孩子的娱乐活动。孩子时间不应该全都被学习占满,需要分一点时间出来进行游戏和活动。可以这么说,活动时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父母要科学安排孩子的活动,要要劳逸结合。
要挖掘,不要盲目: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希望自己孩子比别家孩子聪明。于是就采取超前培养,超量灌输的办法,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应该明确智力是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如:先天遗传和年龄变化等。因此,父母要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养。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的时间已过,虽说是在户外,但是我依然感觉不到寒冷,因为有了家长们聚精会神地关注,我倍感温暖。或许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够唤醒一些家长对待教育孩子的方法,也真心希望他们对今后的教育能够有所帮助。河套距离我的老家很近,所以说,今天的讲座就等于回到家了。
在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