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受的追捧不够,预计下半年推的深港通有必要与沪港通区别,探索出不同的更适应中小上市公司的成功路径。
希望不太大。3月7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透露,预计“深港通”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目前两地监管部门正研究开放的股票及资产类别,初期操作方式可能会类似于沪港通机制。3月10日香港电台报道,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证监会希望将中小企股份纳入深港通及沪港通内,希望香港亦可将恒指内的中小企股份纳入相关名单内。深港通基本模式与沪港通相差不远。中港基金互认仍有待审批,但暂時只限香港注册基金,不包括海外基金。
沪港通与深港通标的不同,上海恐龙大象多,深圳蚂蚁多。深港通将体现这一特色,3月8日,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深港通”试点初期主要结合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特点,以及服务中小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发展战略,重点考虑对标的证券范围进行扩大,除主板股票外,还将考虑纳入符合标准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
今年2月初,《上海证券报》刊载兴业证券研究结果,25 家海外最具代表性的大中华区基金(China region fund)为样本,持仓情况显示,海外中国基金超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药,低配金融、电信服务和材料,对反映中国市场力量的活泼民营龙头企业更感兴趣。深交所另一组可以从侧面印证:过去三年QFII在深市的投资规模从500多亿元上升到1600多亿元,其中1/3以上投向了中小板、创业板。
由于沪港通成交不如意,两会期间传出证监会将研究降低保证金的比例,以减轻券商的财政压力——目前香港券商代客购买A股须缴付20%的保证金——沪港通之所以不受青睐,原因不在于门槛高,而是制度硬。沪港通也好深港通也好,是为了吸引国际大型投资机构,而不是为了吸纳5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散户。内地有一些已经在香港开户操作,不了解或者不感兴趣的,也不会因为沪港通奔赴香港市场。
目前环球两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及富时(FTSE)国际指数没有纳入A股,国际投资机构刚性配置的需求不大,双方对各自的市场有研究过程,这都是原因,关键是,沪港通所遭遇的制度障碍,深港通能去除就应该尽力去除。
沪港通中存在的权利不清,直接阻碍了对冲基金等投资者进入沪港通。根据“沪港通”规则,港交所旗下的香港结算是代表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沪股通股票的“名义持有人”,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则是沪股通股票的实际权益拥有人,但投资者若要实现与沪股通股票有关的权利,香港结算并没有代表投资者在内地或其他地方采取任何法律行动或提出任何诉讼程序的义务,并且香港或者内地的赔偿基金均不覆盖沪港通投资者。因此,一些长线投资机构、对冲基金明确拒绝让度部分产权,却无法得到应有的权利与保障。
另一个障碍来自于卖出股票时的“前端检查”政策,监管当局要求沪港通的国际投资者在计划抛售A股的当日必须在当地时间上午7:45分之前将拟出售的股票从托管行转到券商账户。但是,许多基金公司有合规规定,不能在出售之前转移这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