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锦国老师在浙大为包头市科级干部讲授:国学与东方管理智慧。核心内容分享:
1、心物一元的思维特质。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的先哲那样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视物我为一体,睹物即思人,见人亦似物。正如辛弃疾所言:“我见青山多妖媚,青山见我亦相似。“苏轼亦讲“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子在齐物论中更是将我心之境与世间万物等齐视之,因之而有“不知周之梦蝶与?亦或蝶之梦周与?“的物我感通之状,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华传统文明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华夏民众的自然主义观念,而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的物我对立思想,更无西方那种征服自然的功利之心。
2、效法天道的哲学思想。正如《泰卦-象传》所言:“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裁成“、“辅相“,皆为效法天道之事。在中华传统哲思的形成之路上,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皆是凭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之道,来参赞天地之化育,明人事之法则。 老子将天之道视为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必须遵从效法的根本法则。并警告人类:“不知常,妄作凶!“中庸里讲:“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直接将天道与人道连接起来。
3、保合太和的管理思想。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达成世间万物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状态。理想的政治就是《尚书》中所讲的:“平章百姓,协和万邦。“西方在社会治理上对人类的贡献是自由、民主、法治。而中华传统文明在社会治理上对人类的贡献则是和谐、责任、共存。这样的观念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日趋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会越来越为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