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老师,一笑老师讲师,一笑老师联系方式,一笑老师培训师-【讲师网】
辟谷、养生、禅修、国学、丹道、大乘佛学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一笑老师:佛学智慧与养生修道
2017-08-28 3409
对象
需要系统专业学习了解佛家智慧和道家养生修炼系统课程的特殊人群
目的
通过佛学的三界六道十法界及修证流程的系统学习,并与道家养生修炼系统的完美对接,达到对人体修炼学说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并为自己今生找到合适的修学法门。
内容

我 们 为 了 经 历 独 特 的 经 验 而 来 到 世 间 ,  我 们 为 了 体 验 世 间 的 经 验 而 选 择 投 胎 的 子 宫 、父 母 、环 境 和 生 命 的 情 境 ,自 性 完 全 了 知 生 命 的 整 体 设 计 。



从 诞 生 到 七 岁 之 前 , 我 们 对 源 头 是 有 意 识 的,心 灵 在 七 岁 的 时 候 开 始 成 形 ,在  14 岁 时 成 形 完 整 ,智 能 在 14 岁 时 开 始 启 动 , 到 21  岁 时 发 展 完 成 。

在 21 岁 到 28  岁 之 间 , 我 们 经 验 到 了 身 体 、 心 灵 和 智 能 的 结合 ,从  28  岁 开 始 , 生 命 的 发 展 完 全 仰 赖 自 性 的 知 识 ! 



一 个 对 自 性 没 有 觉 知 的 人 , 他 的 意 识 就 会 停 滞在 身 体 和 心 灵 之 间 ,意 识 的 停 滞 是 悲 苦 的 开 始 ,这 样 的 人 不 了 解 生 命 的 情 境 ,他 的 生 活 中 充 满 了 危 机 ,他 开 始 进 入 僵 化 的 概 念 里 ,僵 化 封 闭 了 宇 宙 能量 的 流 动 ,能 量 的 封 闭 使 他 饱 受 疾 病 、 压 力 和 紧 张 之 苦 ,他 在 毫 无 觉 知 的 状 态 下 虚 渡 一 生 ,他不 了 解 生 命 的 目 的 何 在, 他 由 童 年 、 青 壮 年 到 老 年 , 在 没 有 完 成 生 命 的 目 的 之 前 离 开 了 人 间,这 就 是 我 们 所 谓 的 死 亡!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   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觉经》


八正道

1.正见,见四谛之理而明之 ;

2.正思维,思维四谛之理而使智慧增长;

3.正语,不说任何非理之语;

4.正业,去除一切邪恶行为;

5.正命,以正当的职业和方式生活;

6.正精进,勤勉修习趋向涅槃之道;

7.正念,意念正道而无邪念;

8.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



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

                                                                                                        ----《大方广佛华严经》 


     瑜伽,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同时,瑜伽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要求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最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先驱。

       《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瑜伽师地,即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

                   

回 向

祝愿各位早日

离苦得乐,功德圆满!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

繁荣昌盛,江山永固!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厦门站 xm.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